近年来,随着高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基建项目日渐增多,项目投资越来越大,如何做好基建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十分重要。通过探索与实践,我们认为,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设计是工程建设的“方针”和“路线”,设计方案、设计质量、设计标准的选择,对工程造价有着直接的巨大影响。二是建筑材料对造价的影响。目前建筑材料价格全部转入市场机制,由于建筑材料的进货渠道、购货的时间、地点、生产单位不同等多种原因,建筑材料价格变化及价差相当大,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三是工程管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首先是提高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提高从事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更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其次是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把好质量关、保证工程进度、控制变更都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方面。四是工程决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工程决算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防线,必须严格把关。最后的竣工决算除建设单位要进行审核外,还要请有资质的审计部门进行复审。
下面就以上四个方面的问题,结合我校的基建工程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1、抓工程设计管理。控制工程总造价
1.1建设前期认真论证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以及项目的规模、建筑标准、设备选择、配套系统等等,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一定要做好调研工作。一个工程的造价多少,设计是关键,影响设计的关键是设计前的调研及设计方案和初步设计,这些工作基本确定了工程造价的70-80%.所以,设计前期的论证是非常重要的。调研人员必须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主客观条件,对拟建项目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对拟建项目的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为学校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可行性研究论证的正确与否,直接制约着初步设计的概算和施工图设计的预算。要克服为争取上项目而把可行性研究的指标定得过高、把技术经济指标说得过好、把投资额压得过低,以此来争取立项的思想。这样立项的结果必然造成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因此,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设计人员都必须在可行性研究论证和设计阶段狠下功夫,实事求是地、科学地、公正地做出论证和评价,使学校的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
1.2选择设计方案是项目投资控制的关键。设计是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期工作,设计方案是影响工程质量与造价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做好设计方案的比较、选择确定最优化的设计方案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的作用,在设计阶段不重视控制投资,往往把控制项目投资的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这样做尽管有一定效果,但毕竟没有抓住大头和关键。
一项优秀设计工程,不但要外观美、结构安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还必需要造价合理。目前,仍有部分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只重视技术上的可行性,忽视经济上的合理性,不注意在设计过程中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造价超标与设计收费不挂钩,而且工程造价越高对设计收费越有利,致使不合理设计问题不断出现。一是“肥梁”、“胖柱”现象,有些设计只讲保险,不讲优化,任意提高安全系数,加大构件截面,增加钢筋含量,造成设计放大失真。我校就曾发生过类似问题,某工程经审查计算,核减了原设计钢筋含量的20%左右。二是“错、漏、补”问题突出。一些设计图纸“丢三落四”漏洞较多,造成大量设计变更甚至返工补项。三是片面追求高标准和豪华装修。这些问题造成了资金的大量浪费,提高了工程造价,使工程造价失控。因此,我们体会到,必须对工程设计的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必须引进竞争机制,完善设计招标机制,把工程设计完全推向市场,要在技术指标及经济指标等方面全面增强对投资的有效控制。我校体育馆工程的设计方案,就是从投标的八个设计方案中经过三轮投票而产生的,选择了造型大方、功能齐全,技术指标可靠、造价较合理的方案。二是实行风险机制。设计单位和个人不但对设计质量和安全性要承担责任,对因设计问题造成的工程浪费、投资失控,同样也要承担责任。改变过去设计人员只讲设计不讲造价的通病。三是引进奖励机制,使设计人员参与到控制造价中来,从根本上扭转设计人员不关心投资,使技术与经济相脱节的弊端。
2、抓施工过程管理。
控制工程造价不突破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直观阶段,管理不好,直接影响整个工程造价。影响工程造价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程质量管理:如果一个工程的质量达不到验收标准,造成许多隐患,返修多了,必然会造成浪费,工程造价很难控制。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各种隐患的出现,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中。二是工程进度管理:一般来说,拖延工期时间越长,管理费、人工费等各种费用支出就越大,不能按期交付使用,造成经济损失就更难估量了。所以,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千方百计保证工程进度,加强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措施。三是工程变更的管理:工程变更对工程进度及造价都有直接影响,工程变更越多,影响就越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做到不准随意变更,不准随意增加项目,不准随意提高设计标准,特别是装修施工过程中,更应注意这一点。我校为控制变更和防止加大工程造价,明确规定,凡超过1万元的变更必须经主管校长审批,超过10万元的变更需经校长审批,严格控制工程造价。
3、抓建筑材料采购管理。
降低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投资中,建筑材料费用一般约占工程总投资的70%左右。因此,管好建筑材料采购,把握好建筑材料价格,对控制工程造价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建筑材料价格已由市场调节,所以,必须加强对建筑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购人保质、保量、价格合理的建筑材料,来降低工程造价。我校在基建材料采购管理上要求:首先掌握可靠的建筑材料市场信息,不但要从政府发布的信息主渠道了解情况,更要从主要市场、生产基地了解情况。只有广泛收集信息,不断增大信息储存量,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动态,增加选择性,把好建筑材料价格关。其二是要在签定施工合同时,明确建立建筑材料报价制度。所谓建筑材料报价制度,就是施工单位要将工程各个阶段的主要建筑材料用量、进货渠道、时间、价格向建设单位进行通报,并经建设单位同意后由双方共同制定采购计划,进货时还要经双方及监理验收。实践证明,实行建筑材料报价制度,对加强相互监督、增强核算意识、防止流通环节的不规范交易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其三是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特殊建筑材料和设备由学校白行采购或参予采购。通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此措施虽然学校需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但确实对控制建筑材料质量和价格、降低工程造价起到了重要作用。我校在近两年的4个建设项目中(3.5万M.),就材料采购这一项节约资金近400万元,而且质量都是可靠和有保证的。
4、严格审查工程竣工决算。
防止工程造价“三超”: 基建工程竣工决算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价款的依据,是对工程造价的最后确认。因此,建设单位对工程竣工决算的审查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之一,更是防止工程造价“三超”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必须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严格的审查:一是要认真审查工程台帐。因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变更,所以,在工程竣工决算时,应付给施工单位的工程款总额往往不等于签订施工合同时的工程造价。这就要求我们基建管理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各种变更的记录,建立健全工程台帐,及时将设计变更、工程量追加和削减、材料代换等情况记入台帐,这样才能有据可查,有效防止施工单位通过虚报多报材料量、工程量、高套定额、重复计算等方式套取工程款,加大工程造价。二是要准确计算工程量。工程量是计价、计算材料用量的基础数据,对工程造价有连续影响,所以,必须计算准确。三是要正确计取工程直接费、间接费。直接费、间接费的计取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在工程造价方面的有关定额、取费标准和具体政策规定。这就要求我们造价管理人员一定要掌握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新知识、新规定,这样才能使工程取费准确合理,达到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四是在学校基建管理部门对施工单位所做的工程决算进行严格审查的基础上,还要请校外有资质的审计部门复审,防止不合理的工程造价进入决算。我校新建的青年公寓、体育馆、第三教学楼等工程的决算均送校外进行了审计,平均审减额为O.47%。总之,要合理、有效地控制基建工程造价,必须把控制工程造价贯穿到工程建设的始终,它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争以最合理、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